观后感 2022-05-27 23:56:08 人气:2489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通用15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近几天看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感触很深,并由此加强了自己的自信,因为每个人都会比他的学习成绩高。
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名叫伊桑的8岁男孩成功的过程。他有奇怪的思想,在作业上经常犯把单词的字母写反的错误;他还对飞过来的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没有概念;尽管伊桑十分努力的学习,但是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各科老师都对他没有希望,他的爸爸妈妈哥哥都对他十分无奈,于是把伊桑送到了远离他们的寄宿学校。在哪里,有同学的嘲笑;有老师的打骂;还有大家的不理解。他在这里过着地狱般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名叫做尼康的美术老师,他在美术课上的教育方式特别,让大家随便画,可对于伊桑空白的纸张,尼康并不生气只是耐心地问他的名字;老师还亲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况,跟伊桑的父母说明他们儿子的情况非常的聪明,在空闲时间,他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业,并帮助他读书和写字。
在尼康老师的帮助下,他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发挥。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提升,老师和同学为此非常吃惊。在学校的一次画画比赛时,他画画的水平竟然超过了尼康老师,得了第一名。在电影的最后他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快乐的玩耍。他的爸爸妈妈也知道爱孩子并不是说说,而是一个拥抱,一个微笑。
从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自信,不要认为没有希望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孩子,让我们大家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2电影讲述了一个学习不好的小男孩儿名叫伊夏,伊夏是一个有着一种阅读、书写盲目症的人,他写的作业是最差的而且作业上的单词写得都是反着的。(比如:spaceship,他拼成了:pihsecaps)弄得老师都看不起他。考试吧满分25分,他呢,数学2分、语文3分、英语5分。而他的哥哥约翰,在学校门门科目考第一在学校里没人相信他的哥哥是约翰。
他的父母无奈只好下定决心,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在他爸爸妈妈走之前伊夏留下了眼泪——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后来,寄宿学校来了一位帅气、开朗、幽默的老师叫尼克,尼克老师来时用一曲欢快、活泼的歌打动了全班人,除了伊夏,在尼克老师的帮助下,伊夏渐渐地变得开朗、自信了起来,成绩也跟着提了上去,他的画也光荣的获的一等奖,登上了学校年刊的封面,他成为了一个好学生。
约那桑·欧登·阿摩尔的话得好: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须培养热忱。人们因你心与热诚而更喜欢你;而你也得以逃离枯燥不变的机械式生活,无往而不利。不会有别的,因为人类的生活就是这样,把灵魂放入工作之中,你不仅会发现每天中的每小时都变得更愉快,而且会发现人们都相信你,恰如我们以发电机时相信电那样。
在最后,伊夏跑向了尼克老师,尼克老师高高的把他抛起。这个镜头恰恰说明了影片导演要告诉大家的一个真谛: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耀眼的星星,是我们祖国的希望。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3这周五我们在心理课上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岁的小男孩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桑的哥哥尤汗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尤汗成绩优异,在成人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尤汗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伊桑常常上课捣乱,然后他的家长被叫去学校,被老师一顿批。但他自己却一点也不害臊。最后,他竟然逃学。还谎编请假条,让哥哥尤汗来写。
成功后,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最后被爸爸发现了,骂了一顿,直接把伊桑送进了技术学校。他刚刚进去,十分害怕,还好有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朋友和他一起玩。后来,来了一位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出场是十分怪异。穿着一身小丑的服装,吹着我们中国传统的笛,出场了。他十分可爱、善良、顽皮。伊桑在他的开导下,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去。
后来又展开了一次画画比赛。老师和伊桑的画不相上下,但最后还是伊桑的画,赢得了冠军。开家长会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为又要挨批了,结果迎来的是老师们对伊桑的赞扬。当场伊桑父母高兴不已。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幸运的遇上伯乐的。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个电影,让社会和更多的家庭知道,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孩子。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4看了这部电影的感觉,不仅诠释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诠释了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一度被感动到落泪。但最重要的是电影中老师的教学方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今后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电影中的伊桑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他有读写障碍,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这一状况,当他被学校退学时,他的父母送他去了寄宿学校,我还记得他在大门口看着载着父母的车远去而他久久不愿离去的场景,我想他的心里想的大概是爸爸妈妈把他抛弃了……在这所新的学校里,他被讥笑,挨罚,患上了自闭,也越来越没有自信,连他最喜欢的画画都不在喜欢了。如果他的人生中没有出现尼克老师,那么伊桑的未来也许就不会是快乐的少年了。他的父母固然爱他,可是却不去找伊桑之所以差的原因……但是,他幸运地遇到了永不放弃的尼克老师,尼克老师用鼓励和帮助让伊桑重新找到了自信。其实,在我们的班里,也有这样学习成绩不理想,却总是给老师和家长找麻烦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的教育方式呢?我们也许会打击,会批评,也许从来没有发现这些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天赋,而这个孩子正在等待我们去发掘。
尼克老师不仅细心,而且心思细腻,用画画的方式帮助伊桑找到了自信。当这样的学生出现时我们应该去找找原因,从根源出发帮助孩子,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只要我们勤施肥,勤松土,他总会茁壮成长。
对于我们来说,这部电影告诉我们,遇见这样的孩子,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我们和家长一起找出原因,解决原因。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这个男孩从出生之时就不是惹人疼爱的小孩子,当他的阅读障碍越来越严重的时候,父母便送他去寄宿学校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看到了那个小男孩的脸上开始出现恐惧的神色。他的内心,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受到百般煎熬,一方面,他不愿意离开父母;另一方面,他恐惧寄宿学校的一切东西。
当他真的被迫来到寄宿学校的时候,这部影片的故事也开始发生转折。在这所学校里,他遇到了能够理解自己、关心自己并且乐于包容自己的尼克老师。
在寄宿学校的伊桑,显然是孤独并且不合群的。每一个老师都认为伊桑每一件事情都做不好,美术老师用教尺打伊桑的手掌心,羞耻心在这个小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与此同时,英语老师也因为伊桑拼写单词不正确骂他白痴;同学也取笑他……只有他腿部有残疾的同桌,对他关照有加,帮助他。他们两个人,在这个冰冷的社会中相互鼓励对方,因为在他们的脆弱的内心深处知道,他们两个人都是处在这个社会中的弱者,身处恶劣环境之下,他们只能相互“取暖”,也就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这部影片对学校和家庭的一种讽刺,让我们不禁为这两个主人公潸然落泪。
就在我们以为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尼克老师出现在伊桑的身边。这位慈爱的老师,从伊桑的点滴生活入手,每一个方面都给予伊桑帮助,让伊桑一步步成长起来。当我看到尼克老师去办公室把伊桑的试卷、作业本一本本翻找的时候,此刻我就在我的脑海中感慨:这是一个多么称职的老师啊,同时也是一个让我心生佩服的老师。如果我的读书生涯中也能够碰见这样子的老师,今日的我会不会也是另外的模样呢?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学生伊桑九岁,上三年级,。他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所以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外。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很没用,同学也瞧不起他,对他冷言冷语。只有妈妈保护他,爱他。
伊桑最终被学校开除送往寄宿学校,伊桑很伤心,对生存的环境不再抱任何激情和兴趣。
新的年轻教师尼库巴的出现了,初次见面就给小孩子们不小的惊讶,未见其人先闻笛声。在欢快的笛声中,小丑装扮的老师哈哈的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自由浪漫的天性释放了出来。第一节美术课上歌舞升平。
老师很快发现伊桑的与众不同,伊桑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可是通过他的观察尼库巴决定家访,发现伊桑有着天才的绘画禀赋。年轻的教师决定帮助伊桑。伊桑从中找到了共鸣。尼库巴最后说:“为什么我要给你们讲这些,我是想告诉大家,在我们周围那些用独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最终改变了整个社会,他们的思维很独特,常常让人难以理解,他们是少数派,一旦他们的成绩被世人所知,大家都震惊了,今天的美术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些伟人,让我们把这些人铭记在心,让我们走出去,创造出些不同的东西。任何你感兴趣的东西,石头、木棍、垃圾。” 伊桑在一个僻静的角落,掏出一个小口袋,里面有绳子、小木棍、石头铅笔头、芭蕉叶,他竟然神奇般的做了一艘带着螺旋桨的能在水上滑行的飞机,在尼库巴和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伊桑却悄悄地离开了,他的心门还没有打开。最终伊桑的才华得到认可。
我看完片子,泪流满面,不仅为睿智的老师,更多的是为伊桑而感动而自豪,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7“你不需要把所有事情都做的跟别人一样好,只需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你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台词
第一期的线上学习内容是观看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刚看到这部影片名字时,回忆涌上心头。记得那是第一年参加工作,夜办公完成后,看了一部师傅推荐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夜深人静,默默流泪。感动的同时也很想成为像尼克老师一样的老师,那时的自己觉得尼克老师是一位充满爱和尊重的老师。那个夜晚,一直记得;影片里最后伊夏的笑容一直记得;影片里尼克老师的眼神也一直记得。这部影片对我这个初为人师的年轻人来说,很重要,让我立志也要成为一名充满爱和尊重的老师。
多年后的今天,我又再次观看这部电影。我又有了点不一样的感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真的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我们要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等各种细节,来判断出学生是否哪里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像尼克老师一样,善于发现伊夏的问题,并帮他解决。同时,作为教师仅仅拥有爱和尊重还不够,还需要智慧,还需要艺术的处理方式。遇到问题学生,不是简单的打压辱骂。要运用智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个性指导,私人订制解决方法。我想这是我接下来要修炼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8《地球上的星星》中小主人公伊夏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和别的小朋友与众不同,他特别喜欢画画。这些对于他的父母并不重要,他们想要的是作业、分数、成绩排名。当他惹出的麻烦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之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特殊的教育。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任何改变,相反情况甚至更为糟糕。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突如其来,他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却除了伊夏。他打破了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的思考、想象。很快尼克发现伊夏的异常,开始寻找原因。他发现伊夏最重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有学习障碍。随后尼克对伊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我很佩服主人公尼克老师,他用行动和爱践行了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在反思自己,该如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给予孩子巨大压力时,我们能否静下心来,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声音,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本部影片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尼克老师有着一份耐心、一份等待、一份包容,正是因为他的耐心、等待和包容改变了伊夏,帮伊夏找回自信,找回了自我。
是呀。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用爱心去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一点理解,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地球上的星星”都能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9小主人公——伊夏,他常常在课堂上捣乱,他的父母经常被叫去学校处理。但是他自己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错。慢慢的,他竟然逃学。还请求哥哥帮他写请假条来骗老师。他一次次地不只悔改,终于,他的父母失望透了。把他送去了全日制的学校。离开了父母,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地陌生。他并不习惯那里的一切,他害怕极了。他开始变得不再欢笑,不再说话,不再与父母交流,不再画画。
直到一个吹着短笛以小丑形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老师,他就是——尼克老师。尼克老师的善良,风趣,大爱。伊夏在尼克老师的用心开导下,他慢慢走出了自己的黑暗世界。尼克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伊夏提高认字能力,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之后,尼克老师为了伊夏开办了一次"画画比赛"。伊夏的画画得非常好,与老师画得画不相上下。但是,最后还是伊夏的画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他的画作为学校画报的封面。伊夏的父母看着儿子的进步,激动不已。
观看过程中,我听到不时会传来抽泣声。我觉得很欣慰。这个现象说明,我们的老师都被感化到了。不管是因为尼克老师的为孩子的无私的付出,或者伊夏与父母之间若即若离的亲情。我觉得对我们的心灵都是有增量作用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这是一部和儿子全程一起看完的影片。我问儿子看完后的感想是什么?儿子说:“妈妈,要多了解小孩的感受”。虽然是一句简短的回应,但也说明了孩子内心的需求,需要被爱、被关注、被理解、需要成人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不了解,没有及时的发现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导致孩子在学校里被贴上了很多负面的标签,让孩子产生厌学、学不会的结果。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但是从来没有用心去关注过是不是符合孩子本身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他的父亲,刚开始一出现问题就会去训斥甚至动手,如果能静下心来像尼康老师那样去跟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孩子会少有很多弯路,心理也不会承受那么多痛苦。主人翁是众多问题孩子的代表,希望更多的父母能看到这个影片;影片也映射到体制教育是大众教育,不可能去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如果身为家长的我们不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把教育推给学校和老师是不负责任的。
问题孩子背后一定是有问题的教育方法。要想改变,必须调整方法。
而理解小主人公的老师,从孩子的问题所在去帮助他建立自信,一点点找回。生活中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引导和发现更重要。孩子的内心是单纯的,他们小小的心灵需要更多的安全和自信。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1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部印度教育片《地球上的星星》,看完以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主要讲了男主伊翔在学校要啥啥不行,学啥啥不会的状况。一次家访之后,伊翔被父母一气之下送到了寄宿学校,伊翔觉得自己被家人遗弃了,于是他悲伤失望,在寄宿学校被各科老师虐最终得了抑郁症。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恐怕这个孩子就要毁了啊。这时学校来了一个我的第二男主角——尼康老师。尼康无意之间发现了伊翔的问题,他思考了一下并到伊翔家家访。得到了伊翔存在拼写障碍的现实。为了挽救这个孩子尼康老师为他举行了画画比赛,在比赛上,伊翔得了第一名,这件事挽救了伊翔,给了伊翔信心,从此这个孩子一发不可收拾,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看完这部电影我意识到:教育的方式不对,对一个孩子就是一种伤害。
我最喜欢尼康老师,因为他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存在任何偏见,当他发现伊翔有问题时,不惜辗转遥远的路途去家访;为了让伊翔找回自信,带孩子们上户外课,发现了伊翔的特长;更说动校长开展全校绘画比赛,给伊翔想展示机会;他还陪着伊翔,一点一点学习功课。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所以教育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而一个人的改变可能是因为教育,可能是因为家庭,可能是因为老师,可能是因为朋友,可能是因为一件事,可关键所在,在于我们自己想要努力的改变。
任何时候,任何事、人、物都可以改变我们,只要我们想。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2伊桑是幸运的,尼克老师也是幸运的,彼此幸会的支点,来自两人同样的生活境遇和爱好,伊桑遇到了一个能读懂他的老师,而尼克遇见了一个美术怪才的学生,于是关爱与接纳,感应与共鸣,使得金石为开,厚积薄发。
我想,我是羡慕尼克老师的,因为他不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不需要深陷堆积如山的作业批改中,不需要整日辅导纠结于作业对错的学困生,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尼克老师没有来自上级学业成绩考核的各项指标,没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规则约束,他的课堂是开放民主的,是多元发展的,以至于那个野外举办的全校美术大赛,也是那么的人文、平等与宽松……
我想,我是敬佩尼克老师的,因为他诙谐活泼的教学风格,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令孩子们兴趣盎然。他细致的观察,挖掘了伊桑潜在的绘画天赋,他用自己美好的师爱,撑起了自闭男孩的艳阳天。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尼克老师唤醒了伊桑的求知,他教育伊桑的成功案例,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楷模。从尼克老师的身上,找到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老师的正确答案。
人世间,一花一草一世界,每一条生命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地球上的星星。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上级,能少一点分数的硬性指标,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时间亲切的掬一弯水月,那么,或许每一棵星星都能在浩瀚的人海中,熠熠生辉 。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3通过这部电影,对我的感触很大,我们就像是电影中每天不知所措的伊桑,像一群找不到方向的羊群还在原地不动,直到有一天有些羊慢慢饿死时才知道要去找吃的。如果到这时候我们再去学习,再去寻找学习的方法会不会太晚?所以说,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不会利用好的资源去学好习,那么我们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自己独特之处,是要继续发扬光大还是隐瞒着这份独特直至放弃它。是与非,对与错,以及这世界上本不存在的公平可言,我们只有相信我们自己,发挥我们的长处去弥补自己的缺陷,时间如水,日月如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一定会成功。地球上有无数颗闪耀着的星星,一直发出光芒照耀着我们,在为我们寻找前进的动力,来让我们一直奔跑,最终找到属于自己成功的彼岸。地球上的星星,给予了我无穷无尽的动力。
影片的最后,准备回家的伊桑,在打开车门的一刻,回过头奔向老师的怀抱,老师将他高高举起抛向天空,阳光正好,照在他们含笑的脸庞上。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伊桑这样幸运的遇上伯乐,毕竟“伊桑”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伊桑”并没有特别的天赋。我们该如何去爱他们呢?人世间,一花一草一木,世上的每一条生命都有着自己的轨迹。孩子就像一颗颗小星星,有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在浩瀚的人海中,熠熠生辉。让我们用心、用情、用爱温柔相待……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4一直很喜欢印度教育题材的电影,这是一部教育篇,同时也是诉说着独一无二的“星星篇”。这部电影是伴着笑和眼泪看下来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电影刚开始的动画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每条鱼都不同,它们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特点不一,但并不影响他们生活在一片海洋,而生活中的孩子也一样,有的有才,有的有能,有的有才能。电影中的孩子是一个天才,但刚一开始时被认为成笨蛋,和自己成绩优秀的哥哥比他简直就是糟糕透了。但谁又能说这个孩子是笨蛋呢?他喜欢去发现去观察新鲜的世界。他喜欢在水里捞小鱼,他的书包还会蹦出奇怪的成群的小蜘蛛,他还会画出想象奇特的画。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优秀的孩子。
那我们该怎么样发觉这种孩子呢?电影中的美术老师长途跋涉,来到伊桑的家,和父母交流,查看他的作业和画,终于弄清了伊桑的原因:这决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思维的问题。因为把字母看成是跳舞的伊桑,却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他是一个有着严重阅读障碍的学生。当他发现时,特也没有直接告诉同学们原因,而是在课上用一个个优秀的例子来培养伊桑的自信心。学校老师的严格,父母的不理解让小伊桑变得越来越孤僻,是这位美术老师的用心观察才发现了这颗闪烁的星星。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每颗星星都有它亮的道理,星星是发光发亮让我们欣赏的,而不是让我拿来做比较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5教师给我们推荐了一部印度儿童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很感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9岁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伊桑虽然学习很差,可是他的画画得十分好,想象力丰富。因为伊桑的成绩太差,教师觉得他已经没救了,爸爸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到寄宿学校后,伊桑难过极了,一句话也不说,除了他的同位没人愿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术教师拉姆来了,他发现伊桑有绘画的天赋。拉姆教师从字母开始教伊桑,伊桑的学习慢慢有了提高,也有了自信。之后,伊桑在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当教师同学看到他画的那么好时,他们都目瞪口呆、十分惊讶。当我看着伊桑拿着奖状,向拉姆教师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教育:
一、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他或许在其它方面有特长,拉姆的与众不一样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
二、爸爸、妈妈你们也有过成绩不好的经历,为何要为难我们呢?我们何尝不知那怎样也学不会的感受呢?有了问题,不要什么不做就只会埋怨,埋怨有用吗?找到原因,选择适宜的方法,我们是会改变的。三、我们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期望教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忙每一个孩子,让我们都能发出属于自我的光彩。
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本事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这篇观后感《《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通用15篇》还未收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