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短篇文章网 > 励志文章 > 优秀励志文章推荐

优秀励志文章推荐

励志文章 2021-08-08 17:42:05 人气:2241

那些优秀的励志文章总能给我们很多生活启示,那么优秀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励志文章推荐

优秀励志文章:你以为我有多幸运,我就有多努力

——《美人鱼》林允走红启示

电影《美人鱼》火得不行,女主角林允自然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大家都在好奇,为何一个如此平凡的女孩,可以一出道就担任如此大制作电影的女主角,而且她随后还相继被徐克《西游降魔篇2》和郭敬明《爵迹》看中,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

一夜成名,仿佛是被上天选中的安琪儿,多少人都羡慕不来。起初,我和大家一样,对这个幸运儿感到好奇,后来因为公司的活动,我有幸见到了林允。记者问她:18岁就当选为星女郎,一夜成名如此幸运,让人羡慕不已,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官方的回答大概是:我偶然陪朋友来参加海选,真的没想到能被星爷选中,确实很幸运,感谢感恩。但是,她没有这么说,她回答:别人越羡慕,我付出得就越多,你有多羡慕我,我就付出了多少。

你们爱听哪一个版本?是一夜成名“天才梦”的传奇,还是日复一日努力的无聊故事?大概很多人都爱听前者,爱看上天选中幸运儿的童话,因为真相往往赤裸裸的,并不太好看。但林允说了实话,对于一个家境普通、毫无背景、小城市来的女孩,她拥有的一切不是天赐的,是她努力得到的——你以为我有多幸运,我就有多努力。

我有一个作家朋友,是我所认识的写作的人里书籍销量最好也是最有名气的一个,写书赚了一间小房子,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我们都很羡慕他,觉得他好幸运。后来越来越熟悉,他告诉我,他年轻时因为叛逆辍学,没有学历没有名气,为了维持生活,过了一段在工地当打工仔的日子,天天给包工头搬砖。一边搬砖一边写书,日码1万字,坐地铁在写,上厕所也在写。后来因为写连载被网站编辑推荐,慢慢积累写作经验和人气,文章也越写越好,历经三年,才逐渐有了名气。

“都说我写得好,其实我是写得多啊。”他说,“多写写总有一些会受到大家喜欢的。我还有好多压箱底的废稿,无人问津呢。”

大家看见了他成功后的舒坦,却没看见他背后的辛酸。世间事大多如此,有时候你没有看见的,才是事情的真相。

来了北京之后,认识了很多创业公司的ceo,其中一些非常年轻,公司仅仅成立几年,但成长得非常迅速,估值动辄上亿,还准备上市,事业风生水起。外界都说是青年才俊,创业新贵。然而,他们很多也是从北漂做起,度过给人打工、交不起房租、每月月光的日子。可以这么说,几乎每个白手起家的创业公司ceo,都经历过无数个加班到深夜甚至凌晨的日子,都曾经是或者现在依旧是公司最忙碌的那个人。

我有一次问到一个创业非常成功、公司运营已经非常稳定的ceo,为何能这么成功,他说:当你为一件事情拼命努力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成功的人都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而失败的人总是用各种借口来安慰自己。最怕的不是一生庸碌无为一事无成,而是一事无成还安慰自己平淡是真。要么就和自己的平庸握手言和,要么就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梦想。

何炅曾说:想要得到,你就要学会付出,要付出还要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你就放弃,如果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人生就是这样,世界是平衡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

努力、坚持并付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过年回家,读九年级的小侄女儿考得不错,还得了奖状。我问她:你们班今年谁考第一呢?她说:还有谁阿,就是强子呗,他年年考第一。我说:这么棒阿。小侄女说:不过老师不喜欢他,强子上课总是不听讲,干自己的事儿,有一次还指出数学老师讲课讲错了。我不禁感叹:看来真是天才儿童啊,不学习都考第一。

小侄女说:不是的。强子哥早在暑假的时候就提前把四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老师讲的他都知道,所以不听课呗。

你以为学霸不听课就能考第一?其实人家是在你放假玩耍的时候早就学好了。

有句老话,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不论汗水和“灵感”哪个更重要,光有汗水,没有灵感不行;可是光有“灵感”,却不懂得付出汗水,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伤仲永。

学习,工作,各行各业,最后能脱颖而出的都是其中的精英。精英何来?除却天赐慧根之外,更需要的是不断地努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敌”的背后是无数个寂寂无名、一直在拼命努力的夜。所以,我从来不信什么一夜成名的传说,只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如果有一天,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梦想,那么你的梦想也绝对不会辜负你的努力。就像来自遥远赤道的春风,它穿过高高低低层层重叠的山脉,抵过西伯利亚强烈的冷空气和阴暗潮湿的连绵梅雨,终会吹到你的耳边。

优秀励志文章:你心中的成功是怎样的?

作者:奇岚

你问我,人有怎样的素质才可能成功。看来,你终于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孩了。你开始明白这个社会对于个人,有一种叫做“成功”的要求。而且,你想要它。

告诉我,你心中的成功是怎样的。做商人,腰缠万贯,不求做比尔·盖茨,但求刷卡时不皱眉;或者如明星,踩上红地毯时全世界都在关注你;或者简单些,你希望你喜欢的人喜欢你,而你希望得到的东西都可以得到——些许的名声,优裕的生活,开心的朋友,美好的爱情,足够的时间环游世界。

有梦想总是好的。不管你想要怎样的成功,可你该如何去得到那些你要的东西?我没有标准答案,可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人士都具有两种素质:学习能力和平衡能力。他们太擅长学习和琢磨事情,无论是否有课堂,他们都可以从周遭发生的一切中获得养分。

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必须敏感,对一切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事物有持续关注的热情。学习能力还包括给自己创造学习的机会,让别人给自己学习的机会。

关于平衡能力,其实是更重要的。我也是后来才明白。平衡能力,就是生活的能力。你或许要到工作时才能发现这能力的重要。因为做工作狂是相对容易的,而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游刃有余反而是难的。可是你现在连学习狂都是做不到的。你会觉得那样没有趣味。可主要的原因是你觉得自己够聪明,你相信自己的才华。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相信自己的才华。可是人所有的成就,都要抵抗懦弱和懒惰的侵蚀。很多事情能不能做好,和天赋无关,只看是否诚心诚意。也就是,心灵的纯度。你想要那些亮闪闪的东西,你不能不付出。别敷衍自己,别自欺欺人。

你是否觉得自己足够好,所以所有的机会应该主动来找你?那么我问你,你有没有为你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付出些什么?真正的喜欢,就是你每时每刻都会去做而且不想回报,但你自己还是觉得愉悦。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或许你只是在玩票。

世界上有两种道理,一种是物的道理,一种是人的道理。我们从小的学习,多偏重在物的道理上,拥有成功相对容易一些。因为那些规律和标准,从不因为人而改变,资本如何运作,市场如何反应,都是八九不离十的东西。你懂得学习,就会拥有。

人的道理就是你内在的标准:在给蜷在墙角的乞丐钱的时候,你会蹲下来轻轻放下硬币;你理解为何母亲会生气,而你可以拥抱她宽慰她说服她;你被人算计后你知道如何正当巧妙地讨回公正。

在人的道理上,你学会了平衡,才可能成功。一个成功的商人,可能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在这个领域,没有绝对的标准,很难说什么是成功。这才诞生了所谓的“围城”。追求梦想是好的,但是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有得有失才是正常的。可是成功的人是否幸福,那就看你的平衡能力是否高超。

世界上有个叫做“成功俱乐部”的地方,里面的人都不愤怒。因为成功之前没有资格愤怒,成功之后没有理由愤怒。

所以,你别抱怨了。能够全力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幸福的。

优秀励志文章: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作者:阿何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络上和现实中经常有人向我取经。

小a是我的邻居,刚毕业两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有件事让他愤愤不平:公司有位和他同期入职的同事刚刚升职了,但在小a看来不管从哪方面看升职的都应该是他。

“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而他每天都是掐着点来,掐着点离开。论勤奋程度,我甩他几条街。论个人能力,我也绝对不比他差。为什么老板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提拔他了呢?”

小a是个性格很不错的小伙子,能让他都感到如此气愤,显然在他心中觉得那位同事跟自己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无独有偶,有个亲戚婶婶最近也特别烦恼。她家小孩眼看就要上高三,面临高考了。孩子学习特别刻苦,几乎每天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钟,但成绩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来成绩不如他,也远不如他勤奋的同学都纷纷反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挺多这样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别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爷也没看到,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

身边人的求助让我开始思考这个奇怪的现象,最后还真找到了原因。这里并不想探讨“勤奋”与“结果”之间的哲学关系,而是让我思考,到底怎样的“勤奋”才算是真正的勤奋。

我发现的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勤奋往往流于形式,并且容易自我陶醉于“我在进步”的假象当中,反而疏忽了去做那些真正有助于自我提升的事情。

说得更不好听一点,这些人其实是在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

你是个加班狗,每天7点半就到公司,吭哧吭哧干到下午6点下班。出去吃个盒饭,回到公司接着拼命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家。

这样很辛苦,但不叫勤奋。

你每天早起晨跑、读书、冥想。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俯视周围芸芸众生,觉得唯有自己卓尔不群,优秀得耀眼。

你是个有追求的孩子,但这也不叫勤奋。

大部分人对勤奋的理解,都肤浅地停留在这种表面的仪式感上面,而忽视了勤奋的本质意义。更可怕的是一旦你习惯了这样的过程,便很容易从中得到满足,最后当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开始怨天尤人,觉得天道不公。

什么是对勤奋肤浅的认识呢?

重复性的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以上两种便是最为常见的勤奋误区,也是大部分勤奋却平庸者陷入发展困境的本质原因。

重复且长时间的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难的其实是思考。

工作大概3年的时候,因为应酬工作太多,我体重剧增。大学毕业那会儿差不多是110多斤,可巅峰时期差不多到了150斤。

我决定减肥,采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7点钟起来去跑步。

自己意志力还算是不错的,启动减肥计划后的一个月,每天都准时去跑步,每次3到5公里,但减肥效果并不理想。客观地说,收效甚微。

去请教一位运动和减肥方面特别专业的朋友,他了解完我的具体状况后说,你这样跑步身体素质是会提升的,但减肥是没戏的,方法完全就错了。

后来他给了我一堆资料,硬着头皮全部看完,我这个门外汉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无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正确的跑步方式,该给自己配置什么样的装备。我开始学会计算自己的摄入热量,知道大部分食物的卡路里。

后面的一个月状况完全不一样了,体重开始有规律的下降,而且跑起来更加轻松,完全不像原来感觉就像是在服苦役一样。

但在外人看来,这两段时期我的“勤奋”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结果是天壤之别。一般来说,后面好的结果会被解释为“这是坚持的力量”。

只有我自己明白,这是思考的力量。

有益的思考+坚持做事情,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勤奋。

勤奋不是为了努力,是为了偷懒。

怎样的偷懒?就是更快的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让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创业的第二年,我开掉了公司一位挺“努力”的员工。有些同事,甚至是我爱人都不是很理解。勤奋的员工不是所有老板都喜欢的吗,我为什么没有耐心再给他多些时间,而是采取如此决绝的手段?

原因很简单:这名员工已经中了很深的“勤奋病”,尽管和他有过多次沟通,但仍然没法改变,最后只好痛下杀手了。

他每天7点多一些就到公司了,大部分员工下午6点下班,但他每次都差不多8,9点才会离开。但问题是,他所在岗位的工作量根本没这么大,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时间用在工作上呢?我便开始观察他。

首先我发现的一个状况是:因为每天起的太早(他家到公司差不多要1个小时的车程),所以上午的工作效率是极低的。差不多到10点钟开始,就会频频打呵欠,直到午休后才会有所改观。

所以大部分的工作,他其实都是在下午的时间完成的。如此仓促,完成的质量自然一般。有时候实在弄不完,还会弄到更晚,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比别人迟下班的其中一个原因。

有的时候按时完成了工作,下班后他留在办公室,其实也并没有拿这段时间来学习提升,或者总结工作。他干的最多的,还是提前去做明天的工作。有几次他下班后甚至开始打扫办公室,干阿姨做的事情。

很多次和他交流的时候,我都有意无意提醒他每天不用那么早来上班,同时每天能干好当天的活就可以了,与其加班去做更多的活,还不如多学点专业方面的知识,提高下自己的水平。

可惜的是提醒没啥效果,最后的结果是:他每天工作时间是最长的,但专业水准提升在同期员工中却是最慢的。后面加薪、职位提升如果不照顾他的话,肯定会心理失衡,影响公司整个氛围,没办法只好劝退。

这个员工最大的问题就是:沉迷于无效的勤奋,而忽略的勤奋的目的本身。

看完一本书很容易,看懂一本书很难。

看懂一本书,还能把书里的知识、方法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更难。

看书不是目的,学以致用,重点是后面的致用。

所以每天都看书,一个月看多少本书,其实都不是勤奋。

勤奋之前,要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的就是看书本身,当然也是没问题的。

但你就别抱怨别人看书比你少,掌握的知识却比你多。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流于表面的勤奋,偏偏要求真正勤奋才能得到的东西。

坚持做事情很重要,但做事情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再次强调:勤奋的目的不是勤奋,是偷懒,是为了把原来需要1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半个小时做完,是为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而不是把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持续下去。

我跟小a说,如果你老板不是傻子,你那同事不是关系户,那么他这样做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原因。

根据对小a的了解,以及他对那同事的描述,其实我大体知道原因是什么。

就算小a是在我的企业工作,我的选择可能都会差不多:我会更乐意给小a这样的员工加薪,而让他同事那种类型的人做管理岗位。

小a的长处是善于钻研专业,研究细节。这样的人是专家型人才,可以很好地把本职工作做好。但他的弱势在于大局观和“方向感”较差,同时人际关系处理上属于一般。

他那位同事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勤奋”,但对业务方向的发展却相当敏锐,同时也具有人际关系管理的潜质。

小a有努力,也有思考,只是他勤奋的方向不同,最终得到的东西也不同。不出意外的话,老板应该很快会给他涨薪。

而婶婶的小孩就属于典型的“懒惰式勤奋”,将勤奋肤浅的理解为“每晚学习到几点”,将刷题库作为唯一的学习手段,做错的题不思考,做对的题不总结,成绩无法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反思我们,有时候难道不是同样陶醉于这样的勤奋?

如果真的想要进步,请别再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真正开动起来吧。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励志文章《优秀励志文章推荐》还未收到评论

最近更新

拼搏励志向上的文字

08-03 12:13

关于寒假感想日记400字4篇

08-03 12:33

不该丢失的爱心励志日志

08-03 12:13

走在人生的小路上励志日志

08-03 12:15

青年奋斗励志文章

08-03 12:16

推荐一篇励志文章

08-03 12:15

励志对联中的改联

08-03 12:39

励志文章精选800字范文

08-03 12:34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