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短篇文章网 > 童话故事 > 行将就木成语故事

行将就木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2021-07-29 02:03:18 人气:2037

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包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同时成语又受到它产生时所处的民族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下面是短篇文章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行将就木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行将就木成语故事

行将就木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0xx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行将就木成语故事的典故

春秋初,晋国吞并了邻近一些小的诸侯国,成为一个大国。当时,年老的国君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打算将来让她生的儿子继位。他听了骊姬的坏话,将太子申生逼死。骊姬还要陷害申生的两个异母兄长公子重耳和夷吾。他俩只得逃走。重耳先逃到他的封地蒲城,晋兵闻讯而来。蒲城人要抵抗,重耳说服他们别这样做,并且逃往狄国。跟他一起去的有他的舅舅狐偃, 还有赵衰等人。狄国出兵攻打一个部落,俘获了叔隗(wěi)和季隗姐妹俩,随即把她俩都送给了重耳。重耳自己娶了季隗,生下伯条、叔刘两个孩子;把叔隗嫁给赵衰,生下个孩子叫赵盾。

后来,从晋国秘密传来一个坏消息:晋国的主公要派人谋刺重耳。原来,与重耳一起出逃的公子夷吾在献公去世后,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到晋国继位,史称晋惠公。他怕兄长重耳回国争位,派出刺客谋害重耳。重耳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逃到齐国去。临走前的晚上,他对妻子季隗说:“夷吾派人来谋害我,我打算再逃到齐国去。你留在这里抚养孩子,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再嫁人吧。”季隗伤心地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就要进棺材了,还嫁什么人。我一直在这里等待你就是了。”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把一位姓姜的姑娘嫁给他,还赠给他二十辆用四匹马驾的大车。重耳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满足,但跟随他的人都认为不该老呆在这里,姜氏也认为重耳应该离开。她和狐偃商议后、把重耳灌醉,载上车送出齐国。一行人到曹国、宋国、郑国和楚国,都没有被接纳下来。后来到秦国,秦穆公热情接持了他们,并把五个女儿嫁给了重耳。恰好这一年夷吾生病死去,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

行将就木成语故事的启示

人生有多少个20xx年可以用来荒废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千万不要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而应该积极的去思考你余下的每一天应当怎样度过。如何才能过的有意义。小朋友们,赶紧为自己的人生做个小规划吧。

行将就木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xíng jiāng jiù mù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解释】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快要死亡

【近义词】枯木朽株、气息奄奄

【反义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童话故事《行将就木成语故事》还未收到评论

最近更新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文字素材

11-28 04:27

开心超人之童话故事

06-14 16:11

冬天里的童话故事

11-28 04:26

简短的格林童话故事

11-28 04:12

对话童话故事

11-28 04:26

有关小刺猬的童话故事

11-28 04:13

编小动物童话故事

11-28 04:08

汽车童话故事小汽车的童话故事

11-28 04:34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