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短篇文章网 > 童话故事 > 关于忠诚的历史故事

关于忠诚的历史故事

童话故事 2022-05-12 01:14:42 人气:2915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下面是短篇文章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忠诚的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忠诚的历史故事

忠诚的历史故事篇一:68年没有分开过一天的夫妻,死亡时间也只差几小时

george和dorothy doughty在1946年结婚。dorothy的前夫的二战中死亡,和她前夫在一个团的george就写了一封吊唁信安慰这个悲伤的新寡妇。如此一来二去,很快就在通信中擦出了爱的火花。据说他们从没有一天离开过彼此,从结婚到生子再到五个孙子和2个曾孙的出生,一天都没有分开过。george91岁的时候因为胸腔感染住院,92岁的dorothy在几天后也因为带状孢疹住进了同一个医院。dorothy去世时george还处于昏迷状态,在对老伴的死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他也在10小时后撒手人寰。

忠诚的历史故事篇二:苦等主人9年的忠犬

忠犬八公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或是看过《忠犬八公的故事》),就不赘述。八公是一条日本的秋田犬,也是东京大学一位教授的宠物。每个工作日的下班时间,八公都会在涩谷车站欢迎主人下车,然后一人一狗一起走路回家。然而,1920xx年的一天,大学教授得了脑溢血死亡,八公并不懂主人已死还是一直在车站等着主人回来。八公在涩谷车站等了九年,最终成为日本人眼中忠诚的典型。在他死后,人们在涩谷车站前面为它竖立了一块雕像。上图是教授的妻子和火车站工作人员在八公死后不久发现它的尸体。

忠诚的历史故事篇三:在奥斯维辛为陌生人而死的修道士

maximilian kolbe是圣方济各会教士,他所在的教堂为成千上万的逃亡者提供避难所,其中包括二战时期的犹太人。最终在1941年被捕、监禁,并在后来关进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同年7月,有三个男人逃出。作为惩罚,ss指挥官命令抓10个男人活活饿死防止更多人想逃。kolbe不是被选中的人,可是当有一个人向他祈求帮忙的时候他自愿站出来顶替那个男人。在接受惩罚的整个过程中,他都冷静地领导其他人祈祷,三个星期之后只有他活了下来。最后,指挥官命令人给他注入苯酚致死。他也自愿地把手抬起来给人注射,自此成为了圣人一样的人物。

忠诚的历史故事篇四:申包胥

春秋时代是“乱臣贼子”迭出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涌现出申包胥这样一个执着、忘我的爱国忠臣,正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个那个时代,更照亮了中国历史。

当好友伍子胥言“我必覆楚”时,申包胥则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申包胥没有阻止伍子胥实现他的“义”,而是去践行一个更大的“义”——对国家的忠诚。

在楚国国都陷落、昭王出奔,申包胥“不受命”就一个人来到秦国请求援助

“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蹶沙石,蹠达膝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秦哀公没有立即答应,于是“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打动了“素沉湎,不恤国事”的秦哀公。可见,申包胥对于国家的忠诚是执着而又热烈的,到了完全不顾自己生死的地步。

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兴楚成功后,申包胥简单的以“非为身、非为名、非卖勇”婉拒昭王的赏赐并退隐。从申包胥先前的作为来看,断不会贪图名利,且楚昭王是一个较为贤明仁善的君王,申包胥功成身退,可知不是出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因,而是出于真心。这表明申包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尽自己的一份职责,是出于对祖国的真心的忠诚。而在时隔近三十年后,又不辞劳苦出使越国,为越国灭吴做出了贡献。

在那个“礼乐崩坏”,臣弑君、子弑父的时代,在那个各国人才为了自己的恩怨或者施展抱负纷纷游走他国的年代,申包胥始终尽忠于自己的祖国——楚国,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忠”的涵义,为后世确立了一个忠臣的典范。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童话故事《关于忠诚的历史故事》还未收到评论

最近更新

七色花的童话故事

09-12 13:06

编一个童话故事三年级3个

09-12 02:27

小弟弟和小姐姐的格林童话

09-12 06:00

小木偶的故事童话故事

09-12 09:04

一千零一夜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09-11 14:30

动物编短童话故事

09-12 09:33

关于鞋子的童话故事关于鞋子的儿童故事童话故事文字版

09-13 10:03

短篇的儿童童话故事

09-14 17:39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