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短篇文章网 > 童话故事 > 口若悬河的成语典故

口若悬河的成语典故

童话故事 2022-05-17 14:48:10 人气:627

“口若悬河”这则成语的悬河是瀑布。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

口若悬河的成语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

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了深刻的理解。当时,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一概谢绝,每天只是埋头研究学问,或者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哲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活得充实自在。

但是,又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廷中做了黄门侍郎的官。

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而且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已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像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而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且说起话来就像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侯。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童话故事《口若悬河的成语典故》还未收到评论

最近更新

经典格林童话:小海兔的故事

11-28 06:43

中国著名童话故事

11-28 06:20

小贝壳的故事

11-28 07:07

猫和兔子的童话故事

11-28 07:13

小学生童话故事150字

11-28 07:15

母鸡的童话故事

11-28 06:29

中国的童话故事

11-28 07:28

经典童话故事话剧文字稿本

11-28 07:23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