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 2021-08-03 12:24:57 人气:1103
关于数学日记(15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数学日记1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非常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非常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关于数学日记2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题库》的书。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了习题部分去做习题。我先看了一下习题,内容虽然多,但非常容易,。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对。”
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到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两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我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不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是不会。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题刚好对上。我便急忙去把我买的所有关于数学的工具书都翻了出来,找呀找,怎么没有呢?我明明在书上看到这一个公式的,怎么会找不到。事实就是事实,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时,为什么用200除以35呢?这时行程问题中的,我便拿起《小学毕业总复习》这本书,翻到有关于行程问题的这一页,里面有一个公式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些加十五和减十五是加减法而不是正负号。
数学题真是需要认真的读和仔细的去理解呀。
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能小看它。
关于数学日记3一天,三个好朋友小虎、小斌和小华一起去买面包。他们一共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其中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小斌付了3个面包的钱,小华呢?他一向是个“小马虎”,这次又忘记带钱了。
第二天,小华带了3。2元准备还给两个好朋友,可小虎和小斌却傻眼了:这钱该怎么分呢?一个说:“8个面包怎么分呀?8除以3所得的商是无限循环小数呀。”其他两人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最后,他们只好向班上的“数学小王子”亮亮请教了。
亮亮一见他们,便问:“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难题了吗?”小虎一直是个“急先锋”,他抢着一口气把问题说了一遍,其他两人也跟着说:“这账可怎么算呢?”亮亮听后,点了点头说:“让我好好想想。”说完,便陷入了沉思:小华需付3.2元,说明8个面包的总价格是3。2×3=9.6元,面包的单价就是9.6÷8=1.2元。那么,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1.2×5=6元,多付了多少钱呢?6—3.2=2.8元。小虎应分得2。8元,小斌应分得3.2—2.8=0.4元。
亮亮猛地抬起头,说:“小虎应得2.8元,小斌应得0.4元。”三个好朋友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呀?”亮亮娓娓道来……三人听后忍不住啧啧赞叹,对亮亮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亮亮可开心了,不仅是因为他帮助了别人,更是因为他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越来越觉得数学这门学科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关于数学日记4语文教会了我们写作,可是数学也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就像是一位爱捉迷藏,又很害羞的小姑娘,如果你不仔细地去寻找是很难发现的,但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就请看看我的数学生活吧。
星期五下午放学,妈妈说吃完饭带我和弟弟去百货大楼。我和弟弟高兴得不得了,我还不停地催促妈妈”你快点做饭,我们都等着你呢。“”我还要煎饼哩。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需要2分钟,还规定正反两个面需要1分钟,我们三个煎三只饼需要多少分钟?“我想了好一会儿才答道:”先将两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只都熟了一面,这时可以将一只取出,另一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只取出来,把第三只翻过去 ,再将第一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都好了。所以,煎3只至少需要3分钟。“妈妈高兴的夸奖我:”看来你的数学学得不错么。“这时,饼已经煎好了,可我还在思考:对,数学就是这样的。我们很快的吃完了饭,踏上了去百货大楼的路程······
到了百货大楼,我吵着让妈妈给我买好东西,妈妈慢里斯条的说:”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如果你答对了,我就给你买。“”哼,这还不简单。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和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以算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所以嘛,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我不假思索的答道。我不禁打心眼里感谢数学,是它让我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能给细心的孩子带来无限的欢乐,可是粗心的小朋友却找不带它。
关于数学日记5今天我闲着没事干,妈妈要去街上买菜,我就跟着妈妈一起去了。
来到菜市场,这里一片讨价还价声,很是热闹。妈妈问我要吃什么菜,我说今天买点排骨,买点冬笋,再买几个番茄回家炒鸡蛋就好了,妈妈说:“好,今天就听女儿的,不过你既然来了,等一下可要帮我算账哦。”我答应了一声:“没问题。”
我们首先来到卖肉的摊位,妈妈问:“排骨多少一斤?”老板说“18元1斤。”“我买两斤。”老板称好了递过来,妈妈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这容易,18乘以2,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回答:“36元。”妈妈看着我微笑着说:“答对了,那我再问你,我付100元,要找回多少元?”我想了想回答道“64元”,妈妈拍拍我的肩说,对了。
我们来到卖蔬菜的摊位,妈妈让卖菜阿姨称了一棵冬笋,2个西红柿,又分别让我算出价格,我很快算出冬笋23元,西红柿8元,一共要付23元加8元等于31元。卖菜的阿姨说:“这小朋友真能干,还会算账了。”我感到很高兴,我和妈妈拎着菜回家了,路上妈妈又问我:“今天我们买菜一共花了多少钱啊?”我在心里慢慢算着36元加31元等于,我回答妈妈:“67元。”妈妈说:“对了。”
这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是一直用到的,我以后一定要更努力的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关于数学日记6今天数学课上,老师评讲星期天做的试卷,当讲到最后的附加题时,我可来劲了,因为平时我最喜欢做这类题了。
附加题题目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长7厘米,宽6厘米,把它分割成边长都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至少可分割成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老师读完题目,便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指着图形对我们说:“这是一个7×6的长方形,要使它分割的正方形个数最少,应先画一个6×6的正方形,再画6个1×1的小正方形,一共是7个。”
我一看,想:我算出了5个,老师算出了7个,题目中说是“至少”显然我做对了,于是,我大胆地举手对老师说:“老师,你算错了,应该是5个。”老师说:“哦,是吗?”“你到黑板上画一下”“好。”我胸有成竹地走到黑板前,画了一个长方形,又画了一个4×4的正方形,两个2×2的正方形和两个3×3的正方形。
接着,我不慌不忙地说:“我是这样想的,7=4+3,6=3+3,4=2+2 ,所以这个长方形,可以分割成一个边长是4厘米,两个边长为3厘米,两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
老师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说:“一共5个,比7个少,更符合题目的要求。真不错,你真会动脑筋。”这时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同学还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看得我真不好意思。我尝到了动脑筋的乐趣
评注:你真棒。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细心分析,活用知识的人。你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方法,这就是智慧。学习就是这样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简单的。在你的数学日记里也看见了你对数学的热爱,老师祝福你能更快乐地学数学。
关于数学日记7不久前,我们学了轴对称图形,我发现好神奇哦。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比如 这个图形,开始我只看出了一条对称轴。当时我不小心把试卷弄到了地上,我俯下身子去捡,却意外地看出了另外一条对称轴。我欣喜万分。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图形,结果发现了三条对称轴。我知道了,一个图形,只要换一个角度,就有新的发现,就像这个图形,最终发现了几条对称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这与《画杨桃》的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
别让“验算”溜走
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数学测验中,考生总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会去检查、验算;一次测验的结果出来了,约50%的人是因为马虎,没考好。那么,怎样的验算是正确的呢?
据我的经验得出,口算题的验算是用得数加/减/乘/除其中一个数,看所得的数是不是另一个数;填空题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读一读,背一背,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方程验算,把得数代入原式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最难的、最麻烦的是应用题,首先要保证式子符合题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验算。
好了,朋友们,验算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你努力,它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懒惰,它会让你难受。朋友们,千万别让验算溜走,因为它寂寞,你也会寂寞。
最后,祝你们拥有验算,取得好成绩。
关于数学日记8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课程,而我却喜欢数学,老师讲课时而严肃时而幽默,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深深地记得那一次,上课铃响了,我们都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期待着每节课的小游戏,这时老师说:这是一节关于:‘算24点’的课时。我们都带着疑问和好奇配合着老师一起互动。
游戏规则是:用扑克片从A(1)至(10)中随意抽3张或4张卡片任意加减乘除算出来的得数必须是24。规则看似简单的小游戏,我和对手终究谁会胜利呢?
游戏这么开始了,第一次带着疑问和不解抽出了3、6、7、9四张卡片,我愁眉苦脸的思考着,一直都没有头绪,我只好再等下一次机会,看到对手都算出了24点时,我又紧张而又鼓励着自己下一次一定能算出24点。
游戏还在继续,第二次怀着紧张又必胜的心情抽出了2、5、7、10四张卡片,在心里默算着只要全部加起来,不就等于24点了。
游戏越来越激烈,第三次开始恢复信心急起直追抽出了2、5、6、8四张卡片,想了想2_5+6+8=24,再一次算出24点,取得了胜利。
虽然属于我的三次机会的比赛已经结束,身为旁观者的我看着别的同学还在谨慎的选择卡片时,此时我的心情也很激动,就在这激烈的气氛下,我们开心快乐而且高效率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加减乘除以及熟练正确无误的计算。
从中明白了:第一次游戏中告诉我失败是成功之母,第二次游戏中告诉我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第三次游戏告诉我有志者事竟成。
这就是我的数学课,是我喜欢的数学课。
关于数学日记9小熊和朋友们到了数学王国之后,他们的爸爸妈妈都着急了,到处找不到他们,但小熊和朋友们都忘了给父母说 ,正在数学王国里呢,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他们在数学王国里看到什么都是数字做的,门是用字母“n”做的,滑梯是用字母“a”做的,树枝是用字母“y”做的......他们走着走着,突然看见有一个很大的房子,跟其他房子都不一样,而且很豪华,往里一看,有许多的小精灵,宝座上有一个和蔼的老人,那肯定是国王,那精灵肯定就是数学小精灵,国王看见他们了,让他们都进去,然后说:“你们如果答对我出的数学题,你们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国王说:“我出的题是:“小明和小红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小明的速度是每分钟250米,小红的速度是比小明每分钟多跑20米,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几分钟后相遇?。”
小熊和朋友们想了一会,立马说出了答案:先用250+20=270(分钟)算出小红每分钟跑几米。然后列方程。
解:设x分钟后相遇。
(250+270)x=400
520x =400
x=1.6
答:1.6分钟后相遇。
国王看小熊这么快就答对了,就答应了小熊实现一个愿望。
小熊和朋友商量了一会,说:“我们的愿是,希望人类不要再砍伐树木了,要不然我们就没有家了,我们就没法生活了,动物们住哪。”国王听了说:“好,我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小熊和国王再见,然后大喊我要回去。就和朋友们都回家了,爸爸妈妈们都着急死了,看见他们回来了很高兴,问他们去了哪里,小熊们都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妈妈们。
关于数学日记10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的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求。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关于数学日记11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又是一个中学生经常遇见的“老朋友”了,计算,概念,都要遇见。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没有,简直可称得上是数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放在体积、面积、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单位里面,都表示没有,以表示时间、一个人的年龄、赛跑的刚开始、起点。
在数学王国数字库自然数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当然是最小的。没有0,便没有一毓的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的起点。
在计算里,0乘以任何一个数,包括负数、分数、0都,0的绝对值也等于0,在有理数中,它的绝对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0加上一个数,仍得那个数,如:0+1=1,0+1.8375=1.8375。0减去一个数,得那个数的相反数,如:0-1=-1,0-87=-87。
在数轴中,0为原点,也为边界线,把正负两大数分开,0为什么奇妙呢?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一个整数,当0和正数在一起时,叫非负数,和负数在一起时,叫非正数,数轴上,0又为我们判断正负数大小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右边的数始终比左边大,说明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却小于正数。
在几何中,0度角表示一条射线,它并没有角,也没有度数,0平方米,表示没有面积,0米长,表示没有高度。0斤重,表示没有质量,0立方米,表示没有体积。
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国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国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
关于数学日记12今天阳光明媚,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刚进门,奶奶就拿着民丰超市的广告纸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嘿,你看看,有没有要买的,奶奶给你钱。”我接过广告纸,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货咧。”“打折好啊,给你100元,喜欢的就买。”奶奶奶毫不犹豫地把100元递给我。我提上购物袋,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到了超市,推着购物车,我东张西望,想着买什么好。没过一会儿,购物车里塞满了我精心挑选地6种零食:美国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话梅0.48kg、咸干花生1.06kg。掰着手指算了算原来的总价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着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
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账时,收银台的姐姐说因为有优惠,共便宜了10.41元,现共74.9元。姐姐又给我一张深蓝色的卡,我不解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她回答:“这是刮奖卡,消费满68元的顾客就可以领取,要求在卡上,最高奖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开刮奖区,与要求对一下,获得了2元,这样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从购物袋里取出来,把剩下的27.1元换给了奶奶,又说:“奶奶,本来是要花85.31元,优惠后之用74.90元,刮奖又‘赚’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听了后了开了花,眉开颜笑地说;“媛媛(我的小名)真会算,将来一定是个会过好日子的人。”
关于数学日记13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的妈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关于数学日记14冬冬,快去做张数学试卷。明天就要考试了,你还不紧不慢的,真不自觉。”妈妈又唠叨了起来,我也只好惟命是从,乖乖地去做试卷了。
我拿起笔,飞一般地写起了试卷,可做到了一题,我手中的笔停住了。这一题的题目是这样的:3辆卡车要将910吨水泥运到某工地去,已知第一辆比第二辆多运30吨,第三辆比第二辆少运20吨。3辆卡车各运多少吨?这种题目可是有点儿棘手啊。和以前我们做过的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类型的题目可不一样,以前都是只有两个数要求,可这一次要求三个数。我想了很久,终于是豁然开朗,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做这种题的方法和以前做过的也一样,只不过是换个形式罢了。于是,我便做了起来。因为不知道第一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所以先算第二辆的,用“910-30+20=900(吨)”第一辆卡车比第二辆卡车多运30吨水泥,所以要减去30吨,第三辆卡车比第二辆卡车少运20吨水泥,所以要加上20吨,算出三辆卡车如果全是第二辆卡车运水泥的吨数共运多少吨,再用“900÷3=300(吨)”算出第二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由于题目中说了第一辆卡车比第二辆多运水泥30吨,第三辆卡车比第二辆少运20吨,我们就可以直接用“300+30=330(吨)”算出第一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用“300-20=280(吨)”算出第三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就这样,我把这一题的答案轻轻松松地算了出来。
自从做出了这一题后,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数学是活的,是瞬息万变的,有些新的题型都不过是把旧的题型换个形式或说法而已,我们只有跟着它变,用已经学会的旧方法来解决新的题型,才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数学的奥秘,在数学王国中不断地进步。
关于数学日记15今年暑假,我的妈妈带我来到了香港迪士尼公园游玩。香港比起大陆来,面积很小,人口大概660万,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座落在香港岛的世界上最小的迪士尼公园乐园面积只有126公顷(310英亩),导游说:“如果什么也不玩,走一圈只需要18分钟”,你说小不小?领你看看我的迪士尼之旅吧。
首先,我们去了米奇照相馆和米奇、米妮照相,到那儿一看:哇。照相馆前排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几乎有25米那么长,我的妈妈带着我使尽了全身的劲才挤进去。好不容易照完了,我们又来到了灰姑娘旋转木马那儿玩儿,我上了木马,仔细一看:木马有三圈,每一圈有15个,我算了算:15×3=45(个)。哇,这么多啊。我们在上面转了一圈又一圈,感觉就像在大草原上骑马时那快乐的情景。接下来的幻想太空之旅、探险世界、迷你世界、狮子王表演、米奇颁奖晚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迪士尼的东西非常非常贵,一瓶可乐就要17元,比我们这里要贵十几元。午饭时,一碗面条要50元,你吃过50元一碗的面条吗?确实很贵吧。在离开迪士尼之前,大家都要买一些纪念品,我的妈妈给我买了一把迪士尼公主的雨伞,花了整整100元港币,我又想了想:我们这里每把雨伞只要20元,100÷20=5(把),哇塞。这也太贵了吧。
上车离开迪士尼时,我的妈妈问我:“咱们今天从早上8点玩儿到下午6点半,一共玩了多久?”我想了想:下午6点半也就是18点半,18时30分-8时=10时30分。
车启动了,我依依不舍的像迪士尼公园告别:拜拜了,下次我们会再来的。
这篇心情日记《关于数学日记(15篇)》还未收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