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短篇文章网 > 优美散文 > 应届毕业生们必看:关于简历的一些看法

应届毕业生们必看:关于简历的一些看法

优美散文 2022-02-14 17:48:07 人气:1144

编者按:学生毕业时候,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找工作的简历了。文章《关于简历的一些看法》就有很多好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应届毕业生们必看:关于简历的一些看法

日历翻到金秋九月,这正是准毕业生们迈入求职季的月份。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准毕业生们奔波于学校,面试地点与课堂的最忙碌的季节。谈起求职,简历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几乎没有哪家公司单纯地通过面试进行招聘工作的。无论是网上申请,还是纸质版简历的提交,本质都是对求职者的第一层筛选。因此,简历不管对于 hr 还是求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清楚不管是网申还是自制简历,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也许刚开始很有激情,但很快就会疲惫不堪而败下阵来。其实,求职这个事情就相当于做一个买卖,双向选择。我能向你提供你想要的东西,这单买卖就做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扮演的角色是卖家,企事业单位扮演的角色是买家。不管是简历投递、无领导小组讨论还是一对多面试等等,都是为了促成这单买卖而进行的活动,这是手段,不是目的。那么,简历就是你这位卖家推销商品的一个宣传材料,商品的本身就是卖家自己。能不能吸引到买家,并让其埋单,这个宣传材料做得如何就很关键了。

简历有好有坏,关于排版尤其是一些有创意的排版属于加分项,没有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干货都在内容上。然而,一份简历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份用文字拼凑而成的材料,更应该是一份能说话的自述。像「勤奋努力」、「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这样的话语谁都能写出来,那如何证明?举个很俗的例子,「我很有钱」跟「我的银行账户有一千万美金」这两者都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很有钱」,但前者只说出了观点却没有论据佐证,后者没有直说却也表明了「我很有钱」这一点。因此,简历作为一份是你个人优势或亮点的精华,需要的就是后者。

以下我从简历的四个主要部分,说一些看法。

基本资料

一份简历最开始几乎都是应聘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地址、邮箱等等。这里没什么太多值得说的,唯一可能需要注意的就是邮箱。据我的了解,有很多同学都使用 qq 邮箱作为个人的应聘邮箱,这一定程度上显得不太专业,尤其是搞 it 的同学更能够理解我的意思,尽管有些公司确实不在意这一点。要想现得稍微专业点,考虑一下别的邮箱吧,至于具体哪些邮箱会合适一些,请自行搜索。另外一点就是邮箱的命名,建议把名字的拼音或者拼音缩写作为邮箱名字,这样hr 在发邮件的时候也不容易搞错,毕竟招聘的工作量一点都不小。

教育背景

对于这一部分,我把论文、学科竞赛和科研都合并在这里了,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个部分主要看几个点:(1)什么学校 (2)什么专业 (3)学习成绩 (4)成绩排名 (5)是否获得学习奖学金 (6)是否有留学经历 (7)论文或者竞赛获奖情况 (8)是否有科研经历

首先,学校、专业、成绩排名和学习奖学金这四个属于「内部认可」。这个「内部认可」的意思就是你的排名和奖学金的获得是因为获得老师、甚至学校的认可,这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可能相同,但是考试内容和难度不可能相同,打分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大环境相同的条件下能脱颖而出,证明你在学习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或方法。

而留学、论文、竞赛和科研这四个属于「外部认可」。这个「外部认可」的意思就是学校范围以外的社会人士,机构或者组织对你的成绩或者能力的认可。包括交换生或者自主申请的留学,权威杂志期刊发表论文或高水平竞赛获奖,以及参与学校与国家或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等,这些通通都属于「外部认可」。

在我看来,获得内部认可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而要是获得外部认可,那确实能够证明你具备别人所没有的一定的优势和能力,这就能够把竞争对手甩开一截。教育背景这一部分总结来说就是,你拥有不错的成绩,并且获得内部和外部的认可,这说明了你可能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较强记忆能力,拥有有效的答题技巧或者其他特殊手段等等。至于具体是哪一点,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当 hr 或者用人部门提问的时候,你要能说出个一二。    

实习经历

对于大部分北方的学生来说,实习就是学校安排的一些到工厂或者野外或者事业单位的一些普通而简单且短期的实践活动,然而这跟实际的企事业单位中的某个岗位上的不少于3个月的持续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一点上,南方的同学就会好一些,因为据我了解南方的同学毕业的最后一年基本是自由身,基本没有考试甚至课程的约束,有的同学大三下学期就可以开始实习。

不得不说,越大型越知名的企业,越看重实习经历。正如前面第二部分讲到的内外部认可。能够在一家企业,尤其是相对知名的企业里实习,其实就是获得了企业的认可。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企业把一个学生招进去不是为了仅仅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是经过挑选、面试和考量才把人招进去,并且希望学生能留下成为正式员工,或者能够在学生中传播公司的招聘,以此形成口碑。能被录用的学生都应该有他自身的特长或优势。如果企业不认可这位学生,那怎么可能浪费时间精力去招聘,并寄予一定的期望呢?这,就是一次筛选。

前面所说的教育背景,理论性知识和学习占比为主。而实习经历,尤其是与专业挂钩的实习,则以实践为主。通过了解学生的实习经历,hr 所能了解到的就是你在哪家公司实习,在什么岗位上负责什么工作,并且有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如果能做出一些成绩,不论好坏,当然好的成绩或者获得领导的认可最好,这证明你不仅仅具备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还具备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动手能力。你与其他应聘者的区别就此凸显出来。

在这一环节,hr首先把没有实习经历的应聘者刷掉,然后把打酱油的学生刷掉,剩下就是相对优秀的应聘者。当然,这种说法并不绝对,尤其是拥有博士学位或者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学生,实习经历属于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这里主要是指硕士研究生及以下的学生。与教育背景那一部分说的一样,当 hr 问起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方式获得岗位所需的能力或者知识,或者如何能做到现在的成绩的时候,你也要能说出个一二。

校园活动

通常,在招聘岗位的要求中都能看到,xx 主席或者具备xx 活动组织经验者优先。谈到这一点,抛开学生会以外的学生社团或组织,基本都是以兴趣爱好为基础而组成的。在这一点上,应聘者的这些兴趣爱好向 hr传递信息就是,那你属于一个相对外向的人,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这也意味着你可以跟未来的同事,甚至跟 hr 本人可以和谐相处,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先说说组织能力或者活动组织经验。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上,都会有大量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活动正在筹备,正在进行或者已经结束。那就需要人做指挥,需要人去协调资源,需要有人去干活。作为一名学生,企业是很希望你能具备这方面的经验或能力,因为越老的员工,越不愿意做这些事情,甚至不愿意参与其中。如开头讲的那个很俗的例子「我很有钱」,请不要在简历中直接提及这些字眼,而是说明你身为某组织或某部门的负责人,你负责组织过哪些活动,获取了什么经验,掌握了什么技能。至于效果那是另外一回事,谁不犯错呢?

其次要说的就是为什么 xx 主席或者 xx 负责人的应聘者优先考虑。前面提到的内部认可,我提到了学生之间的认可,这里也属于内部认可的一种。能够从众多组织成员中被推举成为组织负责人或者部门负责人,除了在兴趣爱好的水平相对突出,也意味你有一定的责任心和领导力。请注意,领导力是企业尤为看重的一点。招聘学生本身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因为学生招进来不能马上有所产出,还要培养还要支付工资以及花费各种资源。因此,企业大都希望招聘的学生以后至少能够成为中基层管理者,成为公司的骨干。而担任过社团或组织负责人的学生,相比其他学生可能具有更大的潜力,也可能成长得越快。

因此,在校园活动这一部分,一方面体现的是你的性格,另一方面体现的是管理者的潜质。在这个部分,hr 可能问到的就是你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或者说身为一名负责人,你所学到的最重要或者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对于这一类的问题,你也需要说出个一二。

我相信,你看到这里发现,我并没有针对简历上具体的某一点来给出看法或者建议,因为我认为没有必要。如果你能理解我所写得东西,那你就应该很清楚你自己需要在这张 a4纸上写下些什么,你也应该可以尝试站在 hr 的角度去思考企业想要些什么。当你可以清楚这两者之间看似纠缠不清实际简单明了的关系时,下一步怎么做,我相信你比我清楚。

作者:drifter

公众号:迷失的一代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优美散文《应届毕业生们必看:关于简历的一些看法》还未收到评论

最近更新

不如偶遇

09-20 01:45

由偷书的故事所想到的 杂文 红袖添香

09-20 01:53

深夜,听见了布谷鸟的叫声

09-20 01:40

给生命一个真诚的微笑

09-20 01:35

一只鞋

09-20 01:44

品味人生

09-20 02:11

丫丫

09-20 02:12

别了,我的大学

09-20 02:08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